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长治:上堂古城探寻独特“年”民俗

长治:上堂古城探寻独特“年”民俗

关键词:过年民俗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长治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opklm5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52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 春节,俗称“过年”,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,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,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化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、最热闹、最古老的一个传统节日。岁月的流逝无声无息,阻挡不了文明之光的光芒四射;空间的转换瞬息万变,遮掩不住文化魅力的神韵飞扬。今天,就让我们行走上党,一起去探寻古老的春节民俗,淳朴的过年民风——

    古老的上党是中华民族发祥和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之一。其史前远古文化源远流长,神农尝百草、女娲补天、羿射九日、精卫填海等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神话传说,均诞生该地,被誉为中国的“神话之都”。2.5亿年前的树化石,新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等,无不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文明的亘古和绵长。数不尽的遗址,道不尽的陈迹,仿佛散落在太行山间的颗颗明珠,考古资料还进一步表明,长治可能是人类农业文明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,纯朴的民风民俗在这里也得到了最为完美的体现。

■ “神话”故里的民俗“年”
    过年从腊月开始就正式拉开序幕,千年不变。往往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,农村的百姓就坐不住了,开始购年货。在乡村很重要一项内容就是买面蒸花馍,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在院外支灶垒火,炊烟袅袅。
    做过年花馍也相当讲究,大小不等,形状各异。最大的如生日蛋糕般大小,最小的只有核桃大,种类有大馍、枣花、元宝人、元宝篮、面羊、面狗、面鸡、面猪等。花馍上面镶有红枣、黑豆等以点缀成动物的眼睛、鼻子;用的工具有刀,剪子,拢子(梳子),做出各种各样的花纹,花边。主要是取吉祥喜庆之意,用于供奉祖先、走亲访友,蒸花馍也成为一项特色的民俗。
    花馍出锅,年画上市。集市上卖年画的摊贩将五颜六色的年画挂在墙上,渲染着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。年画分为供奉的画,欣赏的画和装饰的画三类。供奉的画是最古老的年画。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必买三张年画:门神、灶王爷和天地爷。年关临近,见面都会问:“买门神了吗?”腊月三十这天,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。夜幕降临后,会在门口撒上青灰(煤燃烧后的灰),辟邪之用。
    大年初一很早起床,第一件事就是点年火。相传:古时候,有一种怪鸟叫九头雉鸡。每到大年初一,就飞出四处觅食。九头雉鸡头部破烂,不断滴血,血滴在哪里,哪里就遭殃。后来,人们发现九头雉鸡十分惧怕火光,于是就用烧柴火的办法防御它飞来。久而久之,形成了烧年火的习俗。直到现在,每逢年节,在一些农村家户里都要备一捆谷草,初一五更点燃。燃时还要观察年火倒下的方向,把它当作年成好的预兆。年火点燃,就揭开了年节的序幕。紧接着,就是最为隆重的祭神,燃放鞭炮,先祭神后祭祖。室内外四处排设神位,最受欢迎的要数全神、观音、财神和天地神。神龛前供5碗菜和10个面点心,并立几个三角形面枣山。面枣山要供到正月十五才能撤下。供品置于神牌位跟前。天地神用填满谷子的斗或升设供。斗(升)里的谷子,元宵节才可以倒出,一般用来碾米面过添仓节。民谣中有“初六不敢动斗升,”的说法。其余诸神设供从简。祭祖均设祖先牌位,过去流行排列至今依然。
    大年饭为扁食(饺子的俗称),但必须配有其他食品,而且一定不能吃完,无论怎样都要留下来一些,表示年年有余。
    大年初一早晨不准在院里泼水,不许移动室中庭院中任何东西。原因是他们认为在这大年节日里诸神下界,泼水移物会招惹神灵生气。初一到初四期间禁忌多多,如忌折断东西,忌动刀动剪子,直到初五这些禁忌才可以破除,因为上党民间传说初五下界诸神都已上天各干其事去了。所以人们称初五这天为“破五”。破五这天家家户户吃面条或面片,尤其贫寒负债之家更是如此。因为在人们心目中,面条既是长寿的象征物又被俗称为钱串子,吃了可预兆来年会发达。而面片大概是因其形状之故,被认为吃了以后可以把欠债塌的窟窿补住,还是一种美好的向往。至今在上党民间还将初五这天称作送五更,又叫送穷。正月初五日早早就将初一以来积攒的炉灰、垃圾分作五堆倒在大路旁,每堆之上插一炷香,然后放三个纸炮,意味送走贫穷的命运。
    虽说这些都有一定的迷信色彩,但这些民俗资料为人类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原始素材。甚至有些民俗资料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智慧与创造意识的艺术作品。

■ 丰富的“社火”庆新春
    2005年,中央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《一年又一年》曾把大量的镜头定格上党,八音会、铁礼花、旺火、蒸面羊、打迓鼓、傩戏、四景车、八挂秋、黄河灯等古老的民俗浓缩了整个北方地区的新春习俗。丰富的“社火”表演也是上神主的祖先柜,后来多用祖先堂画幅。初一至初五,每日早晨燃香叩拜,早午以时食供献。初五送祖先,至今依然。
    大年饭为扁食(饺子的俗称),但必须配有其他食品,而且一定不能吃完,无论怎样都要留下来一些,表示年年有余。
    大年初一早晨不准在院里泼水,不许移动室中庭院中任何东西。原因是他们认为在这大年节日里诸神下界,泼水移物会招惹神灵生气。初一到初四期间禁忌多多,如忌折断东西,忌动刀动剪子,直到初五这些禁忌才可以破除,因为上党民间传说初五下界诸神都已上天各干其事去了。所以人们称初五这天为“破五”。破五这天家家户户吃面条或面片,尤其贫寒负债之家更是如此。因为在人们心目中,面条既是长寿的象征物又被俗称为钱串子,吃了可预兆来年会发达。而面片大概是因其形状之故,被认为吃了以后可以把欠债塌的窟窿补住,还是一种美好的向往。至今在上党民间还将初五这天称作送五更,又叫送穷。正月初五日早早就将初一以来积攒的炉灰、垃圾分作五堆倒在大路旁,每堆之上插一炷香,然后放三个纸炮,意味送走贫穷的命运。
    虽说这些都有一定的迷信色彩,但这些民俗资料为人类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原始素材。甚至有些民俗资料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智慧与创造意识的艺术作品。

■ 丰富的“社火”庆新春
    2005年,中央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《一年又一年》曾把大量的镜头定格上党,八音会、铁礼花、旺火、蒸面羊、打迓鼓、傩戏、四景车、八挂秋、黄河灯等古老的民俗浓缩了整个北方地区的新春习俗。丰富的“社火”表演也是上党一大特色。春节期间,在长治县一个小山村,至今保留着最古老的传统,家家户户垒“火狮子”,狮子肚子里盛几百斤炭块,足足燃烧十几天,人们一边“耍笑”,一边取暖,有“火罗汉”、“火狮子”、“火高塔”,站在高处,低处一片红火,高处一片烟云,夜幕降临,家家门口雄壮的狮子口鼻喷火,头顶冒烟,将整个山村笼罩在一个梦幻的世界里。各具特色的“社火”表演也开始准备,龙灯舞、狮子舞、挑高、高跷、旱船、跑驴、竹马、扛箱、二鬼扳跌、老汉送闺女等,仿佛将人带入远古的传说之中。
    打铁花作为上党地区一种特殊的民俗,是一种别致的焰火,俗名铁礼花。打铁花的习俗在上党地区久已流行,这与当地具有悠久的冶铁史是分不开的。长治县一个乡是著名的冶炼铁业生产区,打铁礼花习俗记载了其悠久的冶铁史,传统质朴而又绚丽光彩的铁礼花与现代烟花技术装点的火马、火龙、火伞相映相衬,火树银花的景象成为当地春节最具观赏性的节目之一。
    岁末年初,工匠们凑在一起,扮玩取乐。铸锅匠们别出心裁,把剩余的铁汁,对空敲击,铁花四溅,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。尔后这种娱乐形式在这里世代相传,成为民间传统节目,随着时间的推移,技高一筹,日臻完善。每年春节期间,夜幕降临,便选择一块开阔地段,扎一座松门,砌好熔炉,将碎铁熔炼成1500度以上的铁汁,表演者手托特制木板,用锯末在板上围成圆圈,站在炉旁,用坩埚勺舀入炼好的铁汁,面向开阔的方向,将铁汁抛起,待落下时,以木板用力击向空中,夜幕下便会出现一幕动人的景象。数以万计的人争看打铁花。随着“啪啪啪的敲击声响,朵朵铁花飞向天空。近看如泼金撒银,天女散花;远看似金蛇狂舞,闪电裂空,令人眼花缭乱,目不暇接。

    打铁花需要一个风箱炉火,熔铁所用铸铁必须是白生铁,民间称墒子铁,尤以报废的铁犁铧最佳,可以产生奇特的效果。群众也把铁花叫作铁骊花,正是取“铁犁铧”的谐音。熔化铸铁有一定限度,以稀而不散,稠而不沾为好。打一场铁花要耗费很多铸铁,少则数十斤,多则上百斤。玩者人数不限,或十数人或数十人,一般都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。玩时,寒冷的冬天全都光着上身,戴草帽,双手执木板。专人持火钳从炉中来取熔好的红铁团递放到木板上。玩者必须胆大心细,眼明手快。先将红铁团轻轻一簸,遂迅即猛力往上空打去。灼热的红铁团于半空迸散,万珠铁屑,由于氧化作用,顿时形成五彩斑斓的火花,绚丽多彩,构成一幅幅奇异的烟火图。
    龙灯舞也是该地一绝。据襄垣县《襄垣县志》(康熙版)记载:早在公元712年春,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,到襄垣浊漳河畔观“鱼潮”,千百条鲤鱼飞跃水面,掀起巨浪,竟将他乘坐的龙舟摆得上下颠簸,十分壮观。随行的官员便齐贺曰:“鲤鱼来朝拜,王驾定有兆运!”李隆基即兴吟出著名的千古绝唱《鲤鱼赋》,不久,果然他回朝当了皇上。当时有一位举子恰在场亲睹其景,值潞州官府为祝李隆基登基令各县文娱进京祝贺,该举子便制出巨龙一条,用20多人挑之进京,唐玄宗亲自封其为龙舞状元,从此这里的龙舞誉满神州,后来成为庆新年的一种特殊民俗。
    此外,还有踩高跷、跑驴舞等。在八音会的伴奏下,边踩、边唱、边舞,做一些“走圆场”、“穿八字”、“扭蒜瓣”、“退车皮”等妙趣横生的表演。
   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,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,是智慧的人们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博大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,我们忠实地记录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承。

■ 淳朴的民风代代传
    窗花也成为乡村过新年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。
    长治县南宋乡的南宋村,是有名的剪纸之村,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剪纸,不分男女老少。村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姑娘只要嫁到南宋村,再拙也能变成巧媳妇”。村民们不仅靠剪纸“剪”出了亲情,也靠剪纸“剪”出了文明新风。央视《一年又一年》、《生活五六七》等栏目组频频光顾这个只有5.4平方公里的小山村。
    宋景兰老人从14岁开始持剪刀,已经“剪”了56年的剪纸,天上飞的、地下跑的,看到什么就会剪什么,据说宋老太太的母亲手就十分巧,她从小受母亲熏陶,从14岁开始就能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,睡觉枕的枕头上、孩子们穿的鞋上都有她的杰作,每年春节贴的窗花更是如此。老太太说:“如今条件好了,俺也老了,没事剪剪纸,活得也高兴”。现在老太太闲下来就传授上小学的孙女学剪纸,她说:“一定要让剪纸这个手艺,代代传下去,老百姓居家过日子,剪一些红红的窗花贴上,图的就是红红火火。”有村民说:“宋景兰老太太其实就是村里的剪纸‘活字典’!”
    王书香,今年60岁。她的婆婆曾经靠自己婆婆传授的剪纸手艺,成了村里有名的剪纸能手,如今王书香又将婆婆传授给自己的剪纸手艺教给儿媳妇。一家三代婆媳靠剪纸“剪”出了个乐融融的婆媳关系。王书香说,从小就爱剪纸,艰苦年代找不到纸,过年时她就悄悄将门上贴的春联揭下来剪成窗花,贴在窗户上。嫁给村里的毕银水后,婆婆也是剪纸能手,婆媳二人情趣相投,除了春种秋收,闲散时就坐在家里一块儿剪纸,一直和和睦睦,从来没红过脸生过气。如今她的两个儿媳妇又成了“接班人”,其剪纸作品在村里的正月十五灯会上连年获奖。她们还剪过一套《八仙》图拿到东南亚,深受好评。她们家被评为“星级”文明家庭。王书香的儿媳妇说,在婆婆手把手传授下,自己的剪纸手艺已经能独当一面。
    其实在今天的农村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,很多以前颇显神秘的东西早已为人所惯看,人们思想中迷信、崇拜的东西早已淡化消失,而流传下来的很多艺术造型,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。它们传递着时代的社会信息,反映着当时的民俗民情。过年时的民俗,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被延续下来,人们通过这种载体,表达对健康、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