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潞安大鼓

潞安大鼓

关键词:长治干板腔,潞安鼓书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长治市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xiaxuele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878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,又称"潞安老调",因流行于古潞安府(今山西长治)一带而得名,另外还有"干板腔"和"潞安鼓书"等别称。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、董祥五等联络潞安府八县的百余名艺人成立"盲子队",即鼓书艺人的演出活动班社,后来发展成为行会组织"三皇会"。据此,一般认为至迟在清代中叶潞安大鼓就已经形成了。早期艺人主要为盲人,后来有了明目人,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了女艺人。

    清乾隆年间,居住长治西街的民间艺人高来柱以当地戏曲、民间小调为基础,逐渐加工成一种似唱似说的上下句干板腔。它用钢板和平鼓击拍,形成节奏紧凑、说唱刚劲、表演稳健的曲艺特色。主要书目有:《秦琼夜打登州府》、《罗成破孟州》、《燕王扫北》、《大八义》、《小八义》等。高来柱晚年收盲人魏银顿为其第一代传人。当时的鼓书加上了三弦伴奏,钢板改用挎板,创造了起板和简单的间奏,曲目增加了《薛仁贵征东》等四部长篇书目。

    民国时期,张银娥在"三皇会"帮助下,创造出花板、悲板等板式,形成板腔体结构曲种,又新增书目《呼延庆打擂》、《巧连珠》、《巧奇缘》、《三开关》、《耳环记》、《金镯玉环记》、《洗衣记》、《回龙传》、《青龙传》等。1946年,张银娥和于书田等七人加入民主政府组织的曲艺宣传队---潞安大鼓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。于书田在原潞安鼓书的基础上,吸收了上党戏曲音乐精华,丰富了花板、悲板,创造了散板和起、承、转、合及栽、溜、过、送等衔接板式(亦叫过渡板式);伴奏增加了二胡、板胡、低胡等弦乐,并配入打击乐器;演唱形式由单人改为单人独唱和多人齐唱相结合。同时,加入动作表演,喜、怒、哀、乐形象逼真,深受群众喜爱。于书田等人还自编了许多新书目,如抗日战争时期的《地主与长工》、《张凤兰劝夫参军》、《百名英雄》、《红军长征》、《土地法大纲》、《一张土地证》等;新中国成立以后有《互助合作》、《潘玉林互助组》、《一颗糖衣炮弹》、《时刻提高警惕》、《小俩口谈应征》等。

    1959年,曲艺队吸收的女艺人师爱玉大胆对"流水"等板式进行改革,创造出适合女演员演唱并具有各种行当的优美唱腔,调号从"G"升为"D"调,乐器增加了唢呐、笙等,打击乐器中去掉书鼓改用堂鼓,使人耳目一新。1960年,于书田出席"全国盲聋哑人代表会议",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。1964年10月2日,《人民日报》专题介绍了潞安大鼓,并刊登于书田的照片。1965年后,曲艺队吸收了不少明目人,从根本上改变了曲艺队伍,促进说唱艺术的发展。20世纪70年代,曲艺日趋繁荣,于书田、师爱玉、焦天保、杜玉山、李长生、李二狗等民间艺术家倍受群众欢迎。进入20世纪80年代,新文艺工作者在继承老艺人多年结晶的基础上,对潞安大鼓的传统唱腔再次进行了改革:即大鼓由演员自打划归乐队,吸收秧歌、上党梆子等戏剧唱腔,并借助于电子琴等现代乐器来烘托气氛。如今的潞安大鼓不仅板式更加丰富,旋律更加优美动听,土香土色、韵味独特,而且过门短,伸缩性强,既适合街头饭场、室内演唱,也适于舞台表演,是本省及我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